绿族中国网           一切为了绿色明天  

   
循环经济的襄垣模式2
来源:人民网 | 作者:proad3958 | 发布时间: 2014-04-19 | 29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省标杆项目聚氯乙烯——“黑面面”变成“白面面”

 

    原煤经过洗煤变为精煤,洗煤后所剩的中煤、矸石用于发电,电产品用于冶炼电石,电石用于生产聚氯乙烯产品。这是襄矿集团历经多年打造的一条循环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促成了襄矿集团从传统单一的煤炭开采到 “煤—电—化”产业链的成功变身,成功实现了由“黑面面”(煤炭)到“白面面”(聚氯乙烯树脂)的转化,并成为全省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该项目是襄矿集团在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发展战略及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也是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延伸循环为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一个缩影。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技术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类产业,且项目充分发挥襄矿集团循环经济效益,运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切实实现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项目分两期实行,一期20万吨项目已于20118月建成投产,二期4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今年年底可完成调试任务,预计20145月投产。该项目每年可回收氯乙烯将近2000吨,分馏尾气氯乙烯单体的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与此同时,项目依托产业链上游的电石、电力资源,保证了化工生产的低成本优势与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襄矿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循环利用路子越走越宽

 

    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是襄矿集团发展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煤化工项目,即山西襄矿泓通年产2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同时配套新建年产20万吨碳酸二甲酯、10万吨丙烯酸项目。该项目填补了我省乙二醇行业空白,已被列为山西省重点工程。

 

    该项目是以低阶煤综合利用为基础,煤化工多联产为依托,提高能源转化率为目标,用上游企业的劣质煤、煤气、电石尾气等做原料,让废物再次利用,形成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工艺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污染小、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生产连续化等优点。而且采用的酯化、羰化,加氢两步间接合成工艺属于全球首创技术,具有成本低、环保、节省石油资源等多种优势,与传统工艺相比,可节约大量石油资源,可实现CO资源综合利用。同时能有效地提高国内乙二醇自给能力,缓解短缺局面。项目工艺设计分为动力岛、气化岛、乙二醇合成和公用配套工程四大板块,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个生产流程具有工艺先进可行、产品质量好、消耗定额低、“三废”排放量少等优点,项目符合国家发展高端清洁煤化工政策。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备煤、气化、净化、乙二醇合成等系统的设计,空分、乙二醇合成系统已签订设备合同,气化岛、备煤系统、厂区道路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14年底全面竣工,碳酸二甲酯和丙烯酸项目于2015年底建成。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06亿元、利税33亿元。

 

    ●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项目——新型煤化工发展的新标志

 

    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项目是一个煤炭高端转化、深度转化的示范项目,也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示范、新型煤化工发展的标志。

 

    项目坚持以园区为承载、产业循环为纽带、技术领先为标志、产品高端为目标、绿色低碳为特色,通过传统、现代煤化工深入融合,生产柴油、石脑油、LPGF-T蜡、溶剂油等40余种产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家以“四高四低”为鲜明特色的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多项技术和产品全国首创领先世界:利用自主研发的短程精馏工艺技术生产高熔点F-T蜡全国第一个;利用富含α烯烃的费托合成轻质油生产PAO高档润滑油世界第一个;利用正构烷烃生产正构溶剂油、无芳溶剂油全国第一个;全国第一条钴基固定床F-T合成技术工业化生产线;世界第一条采用钴基固定床F-T合成技术改造甲醇装置生产特种柴油和高端蜡产品生产线;世界第一条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技术工业化生产线;“三高”煤气化技术全国第一个;单台能力3000吨粉煤气化炉;高硫煤煤基多联产清洁利用项目世界第一。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并稳步推进。

 

    ●七一鸿达煤基多联产项目——拉长产业链让效益翻番

 

    充分利用襄垣县煤炭资源优势,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将煤炭产业就地拉长延伸,实现企业全产业链覆盖,让效益翻番——这就是七一鸿达煤基多联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