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族中国网           一切为了绿色明天  

   
迎难而上 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再扬帆
来源:人民网 | 作者:lvzu | 发布时间: 2019-01-10 | 2657 次浏览 | 分享到:

截至2018年9月底,各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约56万家,外资企业3.2万家,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二的面积,吸收了12%的外资,创造了12%的进出口。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自贸试验区(不含海南)进出口累计2.4万亿人民币,占我国外贸22.28万亿元的10.77%,同比增长14.03%,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4.13个百分点(全国外贸增长9.9%)。

“瞄准难点,解决痛点”是自贸试验区改革的主要特点。“2015年办一张公共卫生场所许可证,花了整整20天;今年同样是这个证,当天就能办结。”上海一家酒店集团的政府事务总监在办证时感慨。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新区2016年初在全国率先试点“证照分离”改革。2018年9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

2018年11月23日,自贸试验区再迎重磅利好,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需要,在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权和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体现特色定位,提出了53项切口小、见效快的工作措施,着力打通有关工作的“堵点”和“难点”,以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进一步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

同舟而济求共赢 国际魅力与日增

“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更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

应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朋友圈持续扩大。仅2018年就有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文件总数达到140多个。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

由中企承建的沙迦拉化肥厂自2015年投料生产以来,累计为孟加拉国节省4亿多美元外汇支出,当地员工布鲁瓦感慨:“中国公司改变了我的命运”。中企与文莱企业共同承建的乌鲁都东水坝项目于2018年11月正式验收。当地媒体报道称,根据文莱“2035宏愿”,该项目不仅极大疏解当地的洪涝灾害,还为都东县和摩拉县提供长期、可靠的水资源,并将满足斯里巴加湾市未来发展规划所需的饮用和工业供水需求,将惠及25万文莱民众。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近年来,以具体行动参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现象”。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缅经济走廊,从中老铁路到中欧班列,从比雷埃夫斯港到汉班托塔港,从互联互通建设到产业园区合作,一大批“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也在欧亚非大陆积极展开。

2018年,中国更是多次向世界阐述以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为基调的中国方案和倡议。在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宣布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成交额达578亿美元。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令人惊叹”,很多曾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国际人士纷纷感慨。《苏里南时报》总编辑阿利里奥·波尔斯布鲁克认为,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在商业活动、人力资本、文化体验等各个方面,已经与世界接轨,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开放包容。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大西广表示,2018年宣布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立场,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响亮声音。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前驻华公使傅立民则强调,在当前有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坚持走开放之路的世界意义更加突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意蕴深远。这既是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回响,又是十九大开局之年的宣言。

过去5年来,中国经济迎难而上迈出了新步伐。未来,按照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要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必将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续写中国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