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族中国网           一切为了绿色明天  

   
中匈塞合建铁路打造亚欧海陆新通道
来源:新京报 | 作者:lvzu | 发布时间: 2014-12-18 | 3444 次浏览 | 分享到:
绿族中国网关注


  事实上,其效果已经在逐渐释放。中哈签署价值140亿美元的合作文件以及就180亿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发表《贝尔格莱德纲要》,从九个领域详细列数了未来一年中国—中东欧合作的路线图。文件与数字之外,是一系列更具说服力的历史坐标。到今年6月,上合组织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而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尽管于2年前才开始,却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探讨如何深化务实合作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

  中国积极参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过程

  将蛋糕做大,再由各国人民共享,无论是历史上的老朋友,还是现实中的新伙伴,都已经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寻求合作共赢的诚意。这一点在李克强总理此行中显现得尤其明显,无论是以哈语问好开始自己的讲话,还是在多边会议中逐一和每一位到会的领导人安排单独会面,都令当地企业家与民众产生了非常强的亲近感。

  在李克强总理抵达塞尔维亚时,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友谊桥》的文章,作者正是武契奇。在文章中,塞尔维亚总理称中国已经“在全球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是世界低成本制造业基地,其经济的未来在科技和品牌开发领域。”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结束后,美联社也发表评论称此次会晤举行的时机“意义重大”,并以“魅力攻势”形容李克强总理在此行中的表现。

  盘点李克强总理的此次出访,不难发现,一条由东而西的通路已然形成,而背后正是中国积极参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规则重塑过程的努力。

  总理外交之要:寻找彼此最大契合点

  显然,在李克强总理的此次出访中,这种明确的意愿和担当收获了国际社会积极的回应。从这个角度上看,总理本年度的收官外交行是一次潜力之交、合力之交,更是一次魅力之交,堪称一箭射三雕。而借此解读总理的外交之道,其要义正在于以寻找彼此最大的契合点、最大的互补优势为出发点。有此格局,世界可跳出零和博弈,人民能实现福祉共享。

  新京报特约撰稿 赵之林